第126章:看榜-《穿书后大佬她拿错了剧本》


    第(3/3)页

    “赖兄这一个月都在镇上等消息?”

    贡院提前放出消息,今年放榜会晚,于是很多学子都回家等消息去了。

    赖固坦然道:

    “我家远,来回都要花银子,我便找了个工匠铺子打工了一段时日,正好赚些盘缠回家。”

    黄秋阳是第一次和这么穷的人交朋友,顿时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是罗锦接地气,称赞几句赖固勤工俭学精神可嘉的话气氛才缓和过来。

    几人边吃边聊。

    说到最后一场考试的论题时,黄秋阳开玩笑说了句还以为赖兄会因为那篇赞同的文章落榜。

    赖固正在吃一个酱肘子,闻言几分不解,抬头问道:

    “有理有据,为何会落榜?”

    说完他又啃了一口肘子。

    黄秋阳自然不会去批判那篇文章,他心里其实也是赞成精简军队的,毕竟他家每年要“被捐献”许多银两,听说很多都被摄政王挪去填补军队的空缺。

    只是他不能那般写。

    这个赖兄,不仅这般写了,还能上榜,这着实让他很意外。

    “毕竟敢这般写的人不多...不知赖兄是从哪个角度去写这篇文章的?”黄秋阳问道。

    这有什么敢不敢的。

    赖固当即侃侃而谈,道理一个接一个,似乎压根儿不需要思考,一番话用典准确,用词考究,逻辑完美自洽。

    中间还不耽误他吃肘子。

    黄秋阳罗锦都听明白了。

    赖固是从民生的角度来阐述观点的,中间还拿他们乡举了例子--

    多少亩土地多少人口,因为抽壮丁导致多少田地荒废多少房屋空置,多少老幼妇孺生活无所依,人口凋零导致乡里农业不兴产业不振,长此以往太平盛世亦会民不聊生...

    因此精简军队势在必行。

    文章很出彩。

    这是黄秋阳罗锦此时共同的感受。

    但更让两人震撼的是赖固描述的那个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

    黄秋阳罗锦都是富贵出身,又自小生活于富庶之地,没机会见识这等惨状,听完都有些不敢置信。

    “赖兄是哪里人?”

    在赖固吃完第五个猪肘子,又将手伸向第二只烧鹅的空隙,黄秋阳问道。

    “赖金乡”赖固答道。

    黄秋阳罗锦面面相觑,他们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赖固也猜到他们不知道,便解释道:

    “饶州最西边的一个穷乡僻壤,黄兄罗兄不知道很正常。”

    告别的时候,黄秋阳让酒楼给赖固打包了两大包裹吃食,让赖固回家路上慢慢吃。

    赖固好一番推让,黄秋阳便说是听他讲题的报酬,赖固想了想,没多说什么,约了明年春闱见,道谢拿了包裹走了。

    黄秋阳罗锦出了酒楼,不约而同往张榜处走去。

    此刻看榜的人都散了,两人径直走到榜单前,却顾不得找自己的名次,而是不约而同从中间开始找赖固的名字。

    最后两人目光双双停留在最前面。

    解元,赖金乡,赖固。

    黄秋阳罗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