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投降-《过河卒》
第(1/3)页
最终,国师仅带着八百剑舟外加太平道主力成功突围,所谓的三千剑舟,在此战中折损过半,元气大伤。反观三十六部雷神,虽然也有折损,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另一边,苏元载对上李天清,两支偏师的胜负已经无关大局,不过苏元载还是想要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
毕竟破釜塘水战开了一个好头,就连玉京都发来了嘉奖令,若是来一个虎头蛇尾那就太可惜了,甚至会连带着他前面的功劳一起缩水,别人会说不是苏元载厉害,而是秦权骁太过废物,现在苏元载对上李天清就现了原形,这才是苏元载的真实水平。
苏元载绝不容许这种情况发生,所以他就算拦不住李天清,也必须从李天清的身上撕咬下一块肉来,绝不能让李天清全须全尾地离开太平山。
眼看着局势不容乐观,苏元载干脆亲自上了前线,务必要稳住阵线。
苏元载此举也的确振奋了前线的士气,自古以来,身先士卒这一招总是提振士气最直接的手段。
不过太平道那边的李天清同样是冲在最前面。
于是苏元载和李天清不得不正面交手了。
若是在一个相对公平的情况下交手,两人谁赢谁输还很难说,可问题是太平山大阵崩溃,李天清决意突围,根本没办法稳扎稳打,这便成了苏元载的优势。
双方接触之后,混战一片。
相较于国师和天师那边的大场面,两支偏师之间的较量死伤未必惨重,可血腥程度却是更胜一筹,毕竟对上天雷炮火,大概率什么也不会剩下,只有一些灰灰,可这种近距离厮杀,注定是血肉横飞。
今天是个好天气,太平山上空白云悠悠,与下方的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场大战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左右,就在国师成功突围的半个时辰后,李天清也艰难率部突围,不过损失惨重,不仅死了两名李家核心子弟,就连李天清本人都被苏元载重创。
这种战场上的较量,胜负关键不在于修为高低,而在于大势,此时大势不在李天清,而在苏元载,李天清自是输得不冤。
李天清狼狈突围之后,苏元载只是让人稍作追击,便回转太平山。
此时天师率领的主力已经完成了对无忧谷的合围,将来不及突围的景真明所部包了饺子。
苏元载盘算得清楚,他此番重创了李天清所部,算是收官成功,毕竟人不能太贪心,第一阶段战事的时候他已经拿了头功,就不要再去奢求第二阶段的头功了,难不成真觉得自己是当世名将了?苏元载对于自己的定位还是有着比较明确的认知。
所以在苏元载看来,第二阶段能够不丢人,不出岔子,随大流就行,主要是保住第一阶段的功劳。
现在战事到了尾声,关键是逮住景真明,吃掉景真明所部,在这一点上,他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过便是功,所以要过来协助天师和齐大真人完成最后的合围,确保没有半点纰漏。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无忧谷这边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那么他还敢去追击李天清吗?说不得李天清突围之后已经与国师合兵一处,他此时追上去,太平道杀个回马枪,那他岂不是羊入虎口?此举岂不是成了贪功冒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