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里有五百斤黄金,够了吗?” “够了够了!” 闫山他们的眼睛都亮瞎了,顿感这可是大手笔。 戴兴激动道:“随着十三窑口建成,必定一举取代陶器!” 郭嘉又道:“大公子说了,彩陶也不要放弃,继续烧。这也是人文瑰宝,民族文化的体现。一般土陶器,就让天下其他人去烧就好了。” 人文瑰宝。 民族文化 说的太好了。 完全说到了闫山他们心中。 要知道工艺到达他们的程度,已经不再是一笔买卖。 闫山等人无不敬服。 郭嘉道:“大公子还说了,希望千年后,在中土文明的历史展览馆中,依旧可以看到诸位大师的彩陶作品,为那时候的人民所称颂。” 一千年后! 中土文明! 许多人留下了眼泪。 郭嘉的眼睛也湿润,还是第一次见到在统一天下外,还特别关心文化传承的君主。 发誓拼了自己的性命,也不能看到袁谭被别人消灭。 “先全力以赴建立一窑口,也好尽快传授你们工艺。” 闫山他们喜不自胜,率领宗族弟子,随郭嘉而去。 …… 半个月后。 袁谭秘密进了邺都。 也对于大汉崎岖的道路很是无奈。 又带着老人刘虞,病人刘和。 半个月才回来, 立刻前往丞相府。 丞相府在皇宫工地的东边。 行走在帝都中,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工匠正在修建六十丈上下的正殿,乾清宫。 框架已经高耸入云,像一座高山坐落在城市中心点,好不巍峨。 每日里,多少文人墨客,士族豪门之人,前来瞻仰。 便是此刻马车里面的刘虞,看到汉室的威仪宫城后,也很是兴奋。 而丞相府占据了整个一条街。 一边是府邸,一边是军营,驻军过千。 更是隐秘了许多死士,时刻保卫袁绍的安全。 到了街口,就被拦下了。 “来人止步!” 一员小将,带着一队兵围拢过去。 对于这种不眼熟的车驾,他们是很谨慎的。 “是左柱吗?” 袁谭策马近前道。 “大公子!末将左柱,拜见大公子!” “吾等拜见大公子。” 这里的守备,单膝跪地。 袁谭的威望,不单单是在神策府,在整个袁军,也不必多说。 “我父亲可在府中?” “启禀大公子,丞相正在和诸位大人议事。听说,是商议三公子带兵出征幽州的事情。” 左柱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告知了自己的道听途说。 显然,大公子这次无功而返,还被三公子夺去了出征的机会。 袁谭一笑,便过了卡口。 此刻的丞相府。 议事厅内。 袁绍堂上高坐。 其下文武列席。 这些威震天下的名将,名满天下的名士,让这里充满了威严的气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