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些士兵其实就是三国时代着名的步兵军团青州军的前身。 历史上原本应该是曹操的队伍。 孟德,真是对不起你,抢了你的最强步兵兵种。 神策军也因此增加了青州兵的编制,称呼为青巾军。 袁谭赐名青巾军是有内涵的,这体现了他不在乎黄巾军的称呼,也向天下彰显了他的器宇。 神策军的规模也因此达到了一万人。 其中,有陷阵营,白马义从骑兵营,各一千人,青巾军三千人,其他是神策常规营。 张辽是大统领,赵云是副大统领、典韦、太史慈、高顺、田豫、管亥为统领。 至于汪昭、岑璧、彭安他们,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个人武力,无法胜任统领的重任。 不过他们追随袁谭最早,虽然能力有限,袁谭也没有薄凉他们。交付后勤、军需这些重要的内务工作。 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满足度很高。 这也体现了袁谭并非薄情寡义之人。 半个时辰后。 袁谭来到一处高坡上,看着下面黄巾人出山。 几十万的黄巾百姓,陆续开始下山,返回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儿啊,我本以为,这辈子都无法归乡,死后也无法埋入祖坟。这都是大公子的恩德,你一定要记住,并也告诉你的后人。” 黄巾百姓充满了喜悦,虽然在这大山十几年,但这是他们苦难的地方,而祖先的故土才是生之所向。 青州黄巾人世世代代视袁谭为恩人。 从此以后,青州黄巾人的后代,成为了神策府青巾军的主要兵源。 袁谭并没有反对这种定向的募兵,反而很鼓励。这样能够凝聚青巾军的战斗力,并为他所用。 与此同时,在青州北海郡城。 神策府的实力,在收服青州黄巾军后,得到了极大的飙升。 这个情况,引起了袁家三公子袁尚的不满。 这一天,他跑到了袁熙这里。 一进门,直接坐下来发牢骚。 “二哥,你看看大哥,他的部众已经一万人了,比咱们加起来还多。他还专门挑选青州军中最有能力的士兵补充编制,留给父亲和我们的都是老弱病残,这就是中饱私囊啊。” “这……也的确不太对哈。”袁熙此刻的心思已经变了。 他深知自己不可能继承家业的心思没变。 也知道争不过得宠的老三,也争不过强势的太过分的大哥。 但以并非全力支持袁尚了。 反而感到应该保持中立,反正谁来找他,他都很近乎。 “那么,二哥,我们一起去找父亲说说这事情吧。” 袁熙没吭声,这是要给大哥下药,这事情他以前干,现在不想干了。 “哎呦,三弟,不瞒你说,我昨天吃坏肚子了,早起起来就跑肚拉稀的。不好,又来感觉了……。”说完二话不说就去了后室、 “……。”袁尚。 随着后室传来奇怪的声音,袁尚眉头一皱,真拉稀了,可真是时候,一甩袖子自己去了。 后室里,袁熙把嘴里的水全吐出去,松了口气。 夹在两个人之间的日子,显然不好过。 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