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次日。 多方准备之下,记者招待会顺利举行。 由于是临时的决策。 加上白婉华等人亲自精挑细选,因此选出来的媒体数量并不是很多。 基本都是一些大媒体大报纸。 李想手里拿着白婉华给他的回答卡片? 上面详细地记录了问题和答案。 非常的官方。 另外。 白婉华也告诉他? 正式应答后,可能会有一两个单独问的即时性问题,卡片上没有。 只需要他朝好的方向回答就可以,也不用说太多,实在回答不出来? 就说回答的模糊一点,问题不大。 毕竟未成年。 李想点了点头以示了解。 招待会上。 同时出场的不只有他一个? 还有苏茜、徐鹤等人。 这让李想稍微内心平静了一点。 下方。 满是镜头和无数双充满探索欲望的眼睛,闪光灯比比皆是? 差点没亮瞎他的眼睛。 他还是第一次面对[ www.boquge.me]这种场景。 年仅十五岁。 感觉就相当奇异。 开头的问题全部都从善如流回答完了。 等到即时性问题。 原以为自己会遭受刁难,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但好在? 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只是问了他对落败者? 眉城大和洪城大校队的观感;以及一年级就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会不会无所适从,感到困扰。 有关那两所大学的校队。 李想个人并无恶感,反而有好感。 至少换位思考下。 但他站在这些人的位置上,面对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和完全不可能战胜的强敌。 未必能有他们这些坚定。 无论表现的多狼狈,受到了多少奚落,内心有多么的沮丧。 至少,直到最后一刻他们仍旧没有放弃希望,都在用能赢的方法战斗。 这点。 李想觉得是每个训练家都应该拥有的优秀品质。 也是这两所大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的训练家是可以期待他的未来的。 输本身不可怕,怕的是心态也跟着输。 训练家的基础三要素,坚持、学习和谦逊,没有什么会比这个更重要。 至于后面这个问题。 李想很想说是的,从他出名这天起,电话骚扰就没有停过。 主要来自于你们这些媒体,其他反倒并不是太多。 但话没敢说出口,想了一想以后,改成了官方话,并委婉的表示自己只是个稍微有点实力的普通新生啥啥啥的。 希望能留有一定的个人空间。 没办法。 人怕出名猪怕壮,只要他登上青少赛的舞台,就注定逃脱不开这种情况。 像小智那种明明网络非常发达,可拿了冠军亚军没一个人认识的情况,才比较扯淡。 不过另李想有些意外的是,当初他被吹成全国第一,也没有现在这么夸张。 果然春季赛的社会关注度,要比青训营更高么? 好在。 等他的热度过去就好了。 大数据时代每天的热点不要太多,当人们的关注度转移以后,再有名气的人,也会变得默默无闻。 更何况是他这个昙花一现的学生。 如果没有雾都大的宣传助攻,这场新闻发布会都是多余的。 估计等夏季赛开始后,就不会有人再关注他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