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临城下-《赵公子》


    第(2/3)页

    然而从战略上来讲,庞暖此次统领合纵兵马攻秦,几乎有着突破性的进展。

    以往诸国合纵伐秦,都是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最终被阻拦于函谷关外,不得不退兵。

    庞暖合纵,却一改往日战略。

    庞暖认为,攻秦之师屡向西进,均在函谷关被阻,不如绕道蒲阪,南渡黄河,迂回至函谷关后,可以出其不意直扑秦都咸阳。

    事实证明,庞暖制定的这个战略非常有效。

    五国联军分路出蒲阪,绕过了函谷关,长驱直入杀至秦国腹地,居然抵达了蕞。

    蕞在哪里?

    蕞以西乃弋阳,弋阳以西就是秦都咸阳。

    蕞相距秦都咸阳,路程只有百里,几乎相当于打到了咸阳城下,可以预料秦国当时有多么惶恐。

    纵观历史上数次合纵之战,能够率领合纵大军打到此地者,又有谁?

    可以说,此番合纵之战,由于庞暖制定的战略,合纵大军初期势如劈竹,占据了绝对优势。

    可惜的是,正是这种势如劈竹的行军,却是滋生了联军的骄傲、轻敌情绪。

    特别是楚国军队。

    由于楚国力最强,虽说庞暖乃名义上的联军统帅,楚军却并不怎么听从指挥。

    楚军轻敌冒进且防守松懈,被吕不韦夜袭营寨。

    楚军溃败,楚王得知消息以后,下令溃兵返回国内,并且由于畏惧秦国报复,迁都寿春。

    楚国的败退,导致这场本来开局很好的合纵之战,迅速以失败告终。

    从那以后,诸国再也没有成功合纵。

    庞暖富智谋,善纵横,通战略,奈何统兵之才终究有些缺乏,再加上各国人心不齐,以致有此大败。

    虽如此,却也不能就此否定庞暖的才能。

    赵偃想起庞暖,知道这位大佬在赵武灵王之时,就已经与其谈论兵法。

    这些年,庞暖跟随鹖冠子钻研学问去了。

    庞暖著书立说,其中兵权谋家有《庞煖》三篇,纵横学说也有《庞煖》二篇。

    庞暖其人,可谓是文武兼备。

    “既如此,汝前去召庞暖入宫,本太子要好好考校一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