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甲午一型-《大清变》
第(2/3)页
虽然6德彰还没有习惯盐团里回答上级的问话或者报告事情要立正的规矩,可还是不由挺了挺腰板。
“咱们这种手榴弹,弹体直径7omm,全长356mm,全重595克,延时4-5秒爆炸。。。。。。”
这种秦川设计的手榴弹,其实就是秦川按照记忆中的二十多年后德军著名的m1918式手榴弹的技术参数,也就是说,在他们面前的这种手榴弹,就是后世德制m1918的翻版。
虽然秦川还清楚更先进、更有威力的各式手榴弹、手雷的原理和制作技术,可秦川还是觉得,他现在受制于技术力量和工业制造水平,他拿出来的武器不管理念多么先进,只要一出现,不仅很快就会被西方列强掌握,甚至他们还能很快的加以改进,生产出比他的更优良的产品,用更为凶猛的火力来打击他,甚至会让他和他的盐团死无葬身之地。
虽然秦川并不是唯武器论者,可让对手早早就掌握先进的武器技术,这绝对是秦川最不愿看到的。
列强们强大的技术和工业实力,绝对不是他秦川现在可以比得了的。这种情况,至少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会是如此。
所以,按照秦川的设想,在武器方面,他要一件一件地把他压箱底的好东西慢慢拿出来。不但如此,他还要把拿出来的每一件东西都从最低级的开始,一旦对方掌握,他就会马上拿出升级换代的新东西。也就是说,在武器方面,他要始终领先这个时代一点点,和对手交战时,他在武器方面要始终保持一定的优势,要始终让列强们追赶他的脚步。
正是基于上述观念,秦川把他的第一款手榴弹的对标标准定在m1918上。
虽然m1918不是德国6军装备的第一款手榴弹,前面还有m1916、m1917这两种型号,可比较成熟的,还是这款m1918,这也是一战中德军的标准装备。
m1918由拉环、拉火绳、拉火管、硫磺、雷管等部件组成。拉火管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团拉毛铜丝卷成团放在一根装满玻璃粉的细铁管内,铜丝一端连拉火绳,另一端连着导火索和硫磺,利用铜丝与玻璃粉的摩擦火点燃导火索和硫磺。使用时拧开弹柄后面的保险盖,捅破防潮纸,拉出拉环套在手指上,即可投掷。或者拉动拉火环后再进行投掷。
6德彰介绍完这款手榴弹的技术参数,一边不时盯着喜滋滋地拿着一颗手榴弹仔细查看的周大经,害怕周大经一不小心把手榴弹拉燃,一边对秦川说道。
“司令,拉火装置我们已经反复试验过了,可靠性很高,延时时间都在三秒至五秒间。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你一再提醒的弹体破片密度,这需要试验。弹体的材料我们分别采用了薄钢板和铸铁,它们内部的预制槽刻画方式深度也都不一样,所以,这次我们分别只做了十种弹体材料和预制槽都不同的手榴弹,就是要从中选出效能最好的一种最终定型。”
对于6德彰的工作,秦川很满意。自从6德彰来到修械所,这里的工作气氛就焕然一新,各项工作都井井有条。
秦川点点头道:“那就开始实验吧。对了,把那些烟花先点燃两个,剩下的在实验中也要点燃放了。”
秦川话音刚落,“咚”地一声,前面染厂大门方向传来一声闷响,紧接着,一团硕大的五颜六色的烟花在繁星闪烁的夜空中绽放开来,随着烟花绽放,一阵阵欢呼声从前面随风飘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