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章、黄富贵的买卖-《大明绿色风暴》


    第(2/3)页

    组合好的长条一层层垒起来,在磨坊里如同一个圆形的粮仓,直直有一人多高,怪异的是,里面中空的这个所谓石磨,没有封顶,没有开口。

    “好啦,干完活大家都出去吧,”打理完手上的活计,匠人嘴里嘀咕几下,招呼着大家出了磨坊;他也不知道,这种百户口里的石磨,应该做何用处。

    看起来,根本就像是给小孩玩耍的物件嘛。

    风灯被拎着出去了,房门关上,陷入黑暗中的磨坊,这个不大的黑色圆形粮仓上,微微几道蓝光,地底下从丙字号石磨延伸过来的几根管子,再次和这个模样古怪的家伙连接上了。

    守在磨坊外的两个家卫,没想到一门之隔的房间里,那个圆形的粮仓,这时已经发生了变化,环绕其上的蓝色光弧不断游动之下,这个大家眼里的小巧粮仓,渐渐开始扩大、封顶。

    直到扩展到占满了这间石屋,“粮仓”这才停止了蠕动,正对着木门的位置上,显现出一个黑黝黝的小门,上面甚至有一个精致的黑色把手。

    按着把守推开门,石磨会停止运转,而里面一旦有了原料,关上门之后,除非消耗干净原料,这道门是不会打开的。

    就在“粮仓”成型之后,刘水合冒失地闯了进去,拎着一盏风灯,他在房间里转悠了一圈,急忙跑了出去;不知为何,站在里面黑咕隆咚的,虽然感觉不到闷气,但浑身就是渗得汗毛倒竖。

    “这哪叫磨坊,明明是间黑屋嘛,连窗户都没有,”嘴里叨叨着,刘水合去了通讯队的房间,找段大民上报百户去了。里面的“粮仓”不见了,他必须告知百户,其他的不用管不用问,这是百户在信哨里特意交代过的。

    “黑屋?哦,那就叫黑屋吧,”马道石堡,在百户所后院的萧夜,已经恢复了常态,听着王梓良的回报,嘴角轻轻一挑,习惯地眯上了眼睛;这个黑屋,恐怕是自己对手最大的恐怖了。

    那么,唯一的丁字号石磨,也就不能称之为石磨了,叫黑屋倒是暗合其意。

    “传令刘水合,派心腹人手看守黑屋,那些个抓来的鞑子游骑探子,不论死活,以后就关进黑屋吧,其他人等万万不得入内,”

    “那些被关进去的鞑子,让刘水合忘了他们,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那些鞑子,”不加思索的,萧夜随即发出了第二道军令。

    虽然不懂百户军令的意思,王梓良还是点点头,摇着纸扇躬身退出了后院。

    黄富贵是在第三天接到萧夜的密信,那个拿着萧夜密信的商贩,是他熟悉的一个行脚商,在他的店里匆匆买了些粟米青菜后,留下铜钱和这密信,一本正经地离开了。

    自打见识了西门萧夜的手下,敢于光天化日之下,当道截杀大明官兵,黄富贵就知道,自己是彻底惹上了麻烦,还是有着杀身之祸的大麻烦。

    在朋友家里躲了一阵后,再次听到陕西行都司那里,雷正堂将军连带属下,被一起炸的尸骨全无后,黄富贵反倒是镇定了下来;马无夜草不肥,但这毒草吃了可就要了老命,雷正堂就是眉眼不开看错了草料,接过直接就死在了当场。

    回到碎石堡,精神气刚刚缓过来的黄富贵,就眼看着清明前来拜祭父母的萧夜,再次遭了灾,就连亲卫也在千户所门外,被当场打死好几个。

    萧夜被发往草原部落,老羊口屯堡、石关屯,被锦衣卫风卷残云般清缴,消息传来,黄富贵不认为萧夜能逃过这一道劫坎了。

    最后的结果,让他大失所望之际,也隐隐期盼起来,这时候,作为墙头草的好处,让黄富贵很是得意。

    指挥使司发布的对马道石堡物资禁令,在黄富贵这种商人看来,不过是上不得台面的把戏,天底下就没有商人办不成的事,他坚信。

    果然,没过几天,经过碎石堡外去往马道石堡的商队,渐渐多了起来,带回来的消息,让黄富贵猛然间意识到了自己的商机;那处在草原鞑子掌控中的马道石堡,不但在马道上设了关卡,竟然还出现了大量的火/枪手。

    半个多月来,黄富贵一边囤积着各种物资,一边小心地打探马道石堡的消息,当他得知和这边商户交易的话事人,竟然是原先石关屯的王司吏,他彻底明白了。

    那些鞑子很明显是和西门萧夜有了交道,或许关系还相当不错,否则的话不会让明人出面经手生意的。

    那波斯货物鞑子能搅合几分,黄富贵不愿多想,也推测出这是指挥使司,那些大商户们,暂时不再深究西门萧夜的原因所在。

    今天,他终于等到了来自北面的消息,转回到商铺后屋的黄富贵,谨慎地关好房门,打开了手心里攥着的密信,一看之下,果然心情大好。

    马道石堡那里缺药材,又不去鞑子那里购买,把这大笔的生意交到自己手里,顿时让黄富贵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动;当然,出了这间房门,再猛烈的激动也得给理智让道。

    他依旧看不好西门萧夜的将来,但绝不会妨碍挣钱的大好商机。

    这么多的药材碎石堡里搜集不易,不过萧夜开出了三倍的价钱,足以让黄富贵动用鸽信,火速通知甘肃镇里的商铺,连夜开始采买各种中药材。

    “彭、彭彭,”鹰爪堡东面的磷石采矿点,远处响起纷乱的枪声,让埋头挖矿的匠人们,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张目向草原深处望去。

    这不知道是多少次了,阿蛮的马队,配合着巡逻的斥候小队,打散了一股股冒出来的鞑子游骑,不论死活,绑在马上直接就返回了石堡。

    果然,很快草原上闪现出一线黑影,上百匹战马拖着淡淡的烟尘,出现在了黄汉祥的视线里。

    骑在马上的黄汉祥,扭头冲着匠人们一摆手,大家伙纷纷收拾工具,跳上马,拉着五辆满载的长斗马车,缓缓向西面的石堡行进。

    当十几个穿着土黄色野战制服的军汉,带着一大帮皮袍短袄的鞑子骑兵,从匠人们旁边呼啸而过时,引来匠人们阵阵叫好声。

    只有稳坐在马上的黄汉祥,冷眼看着那些备马上,捆着的尸首、俘虏,眉眼间微微抽动。

    这些死的活的鞑子俘虏,被接连关进了那阴漆漆的“黑屋”里,房间看起来不小,但细心的黄汉祥,就没看见有人往里面送过食水,更别提里面还有死人了。

    轮换守在外面的几个家卫,那是刘水合从马道石堡带来的军士,守在那里谁也不许进去,就连黄汉祥靠近了想看看,也被盯着直到离开。

    那间房屋没有窗户没有后门,就一个入口,那么,想到此处,黄汉祥浑身一个激灵,摇摇头不敢再想下去了。

    半个月的时间,黄富贵终于向马道石堡,发出了第一批的药材,在经过了两道税卡后,他才知道,为何西门萧夜要开出如此高昂的价钱。

    他的动作似乎慢了点,其他的商户、商贩,早就有人把药材开始向马道石堡运了过去。

    虽然没有见到萧夜本人,但进入到石堡大门的黄富贵,罕见地被王梓良客气地招呼着,吃了一顿伙房里的便饭,这让他心里更是感激不已。

    饭后,私下里塞给黄富贵一块怀表后,王梓良拉着黄富贵,两人躲在一间军舍里,嘀嘀咕咕了好一阵,脸色复杂的黄富贵,还是咬着牙答应了王梓良的要求。

    不答应的后果,他难以承受,除非跑回内地不再露面了。

    为了挣得萧夜的订单,为了大笔的银钱进项,黄富贵甚至都敢去草原上找鞑子人交易,更别说这较为安全的生意了;不就是把从碎石堡、甘肃镇里的来的消息,及时告给石关屯的总旗官张子长嘛,换上一笔小钱也是不错的。

    今天是八月十五,一家团圆的日子,幽静的夜空中,一轮皎洁的圆月,来自草原的清风,裹挟着淡淡的草腥味划空而过。

    马道石堡核心区里,孙晓明带亲卫封锁了磨坊一带,刀子则带着两个亲卫,早早地钻进了地下洞道,去了石关屯那里的地下。

    丙字号磨坊里,灯火通明,崔红原领着十几个年纪不小的老匠人,把一袋袋散发着浓郁药香的中草药,有条不紊地投进了石磨磨眼。

    “哒哒、哒哒,”石磨在骡马沉重的马蹄声中稳稳转动,几十种草药,来自石关屯的两大袋黄连果,还有军户们收集的一袋藤草毒刺,数百袋小山一般的各种草药,被全部送进了石磨里。

    一直站在磨坊外静立的萧夜,见里面的匠人们忙完了手上的活计,扭头回了百户所。

    孙小明见状,留下几个在磨坊外执哨的亲卫,带着四十几人呼啦啦也回了百户所。自打一个月前百户所来了刺客,萧夜身边的护卫明显增多了不少。

    在左石和王猛的支持下,百人亲卫队的军士已经满编,现在可不是挑剔的时候。

    “各位,今个是中秋,大家忙了这一阵,百户在石家商铺里备了月饼、果子,各家都有一份,咱们多了一坛麦酒,每家去领了就回去歇息吧,”眼见得百户走远了,王大力不由得松了口气,赶忙招呼大家准备歇工了。

    这一阵萧夜脸上的表情,大家都能看出来,那隐隐的怨气,说的定哪个倒霉就给撒头上了,一个个干活做事都精心了很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