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四章、大明版的经济制裁 上-《大明绿色风暴》


    第(2/3)页

    作为原来旗队里的一个军士,小毛和大家一样,按时操演火/枪、阵型,后来又有了阵地战、旗队进攻、挖掘战壕、警戒偷袭等演练,除了半月两天的假可以回家看看,其他时间都是在队伍里渡过的。

    和以前春耕、麦收能请长假可以回家相比,现在确实是忙的回不了家,而且随时要和草原上的鞑子真刀真/枪地对着干,小毛起先适应不了。

    但是,要是退出旗队,去了磨坊,不但每月的粮饷减半,又没有战场缴获,不说家里日子刚舒坦了没两年,就是脸面上他也难以面对曾经的同伴。

    时间一长,大家都抗过来了,没看百户只要在堡里,也要带着亲卫,每天进行火/枪演练嘛。

    不知不觉间,职业化的军队在萧夜的手中,已经有了雏形,只不过大家并没意识到此间的变化。

    就是京师那里的正兵营,在管理军士的严苛程度上,和萧夜没法相比,一旬三操的惯例,低廉的粮饷,压根就让军汉们提不起兴趣,能待在军营里已经不错了,溜号做其他营生的大有人在。

    而在这水源极度匮乏的马道石堡,王大力的匠人后勤队,已经组织起了家卫们的家属,给各百人队的家卫们,开始了有偿的洗衣、缝补;一应工钱,家卫们给付的很痛快。

    肥皂的出现,让大家使用多年的皂角粉,渐渐被抛弃了。

    是的,以前的旗队的军士,现在是百户的家卫,除了身上的鸳鸯战袄换成了结实耐用的土黄色制服,其他的看不出变化来。

    尤其是百户的那些亲卫,斜挂在牛皮带上的军用水壶,头上戴着的遮耳铁军盔,让以王猛为首的众家卫头领,眼红不已。

    张忠霸占了萧夜的两个磨坊,在众多囚犯到达后,那供应石料、配料的速度效率,可是比王大力、马贵管理时,提高了整整一倍有余。

    再加上那两个工坊区,根本就是昼夜轮流转,人歇石磨不停,直接让忙了几天的萧夜,再看到眼前浮现的画面时,直接就眉开眼笑了。

    这似乎是双赢,萧夜在睡梦中,脑海里突然就蹦出一个词,他搞不懂啥意思。

    扁圆形的军用水壶,装水三斤有余,壶口带铁旋帽,有皮套可以挂在皮带上;能防护耳朵、头部的圆顶铁盔,都是家卫们在战场上急需的,此刻出现在了军品目录里,他不高兴才怪呢。

    十来天没有动用那个加工中心,里面陆续出现了几样好东西,他还得让下面的匠人们实验了用处,才能搞明白。

    军用水壶和铁盔,好是好,唯一遗憾的是,这些铁家伙,都要匠人们刷上一层黑漆或者其他颜色的漆,否则就像那些铁箱子一样,时间长了生锈。

    不用多说,洞道里崔红原他们两个往返,带回来的铁箱子里,上百套的水壶、铁盔,直接就装备了萧夜的亲卫队。

    经过各百人队推荐的家卫精英,一番火器、体力、耐力大比,又有五十多人兴高采烈地进了亲卫队,亲卫队现有武装军士七十五人。

    也只有进了亲卫队,才能被称作军士,门槛高的让众军户咂舌,宁少勿滥的刀子和孙小明,一如既往地遵循了百户的态度。

    清一色配备了步枪的亲卫队,加上左轮短/枪、震天雷、军弩、狩猎刀的配备,戴上铁盔挎着水壶,一身的野战制服,已经武装到了牙齿;要不是王猛手里掌握着那挺大杀器,刀子已经鼻孔朝天了。

    最关键的,是每个亲卫的个人粮饷,是比照着旗官,也就是现在的什长来的,其他的家卫不眼红?

    当小毛寻到刀子时,萧夜正带着几个匠人、亲卫,在伙房旁的军舍屋顶上,摆上了七八个大铁箱,两顶展开的水伞也在上面,出水口对着敞开的箱子。

    这些卸了箱盖的铁箱,被匠人们涂上了一层黑漆,用贵重的铁皮管打通了连上下部;最靠近房顶边缘的四个铁箱,下部凿开了一个空洞,斜斜朝下,接上了一小节的竹筒,用软木塞着。

    有了太阳灶的示范,萧夜兴趣来了,就想在伙房旁的堡墙下,弄上一个简易的冲澡房,拉上帐篷做顶,各队家卫可以两天洗一次澡,比坐在木桶里爽快多了。

    肥皂现在数量不多,每个家卫两月才派发一块,但是那个头分量十足,拿在手里就是半块砖头,足够用了。

    “好了,今天日头足,下午就可以洗个温水澡了,”看着一溜水伞那涓涓水流,沿着一根长木槽,缓缓流进铁箱里,萧夜咧嘴对着匠人们一乐,“找油布把下面围起来,哪个洗澡愿意让别人看啊,”

    他的话,令众人轰地笑了起来,手上干活的速度越发的快了,每天只能用湿毛巾擦擦身子的家属,这日子实在难受的紧;现在可是有了希望了,就算是自己抓阄排队,也有个盼头不是,要是把机会让给了自家婆娘,晚上到了炕上,爽的还不是自个。

    不过,一次洗澡只有四个人的位置,看那铁箱就八个,说不得每天只能有八个人洗上澡,见此情景,有匠人就把眼睛飘向了王大力,他是后勤队的百夫长,不看他看哪个。

    “这个,百户大人,是不是咱们再找些铁箱子,把这里洗澡的地方扩大些?”王大力和匠人们一样,萧夜初一指点,立马就明白了里面的关键,那简直是喜不自胜了。

    不为别的,就是他老婆赵氏,也嘀咕了好几天了,石堡里现在连洗澡的木桶都不够轮着使,净水也不敢敞开了供应。

    “行,只要大家把每天的活计干好了,铁箱子、水伞本官想办法,”萧夜想了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要想让众人跟在自己身边,就得让他们看到好日子的希望,要是就这么每天臭汗轰轰的,时间一久,那谁受得了。

    来马道石堡已经快半个月了,除了带兵操演,就是和辛濡林琢磨地图,研看防御地形,他哪里能想到洗澡的琐事。

    不过,夏季即将来了,这几百口子人洗澡的大事,不解决还真成了大问题。

    “刀子,去找王猛,让他找一些铁箱子来,告诉他,本官现在拿他一个,回头赔他两个,越多越好,”刀子领令,急乎乎跑开了。

    “王叔,这玩意你一看就懂,下来就是你们后勤队的事了,”萧夜拉住王大力,把这事甩给了他,“需要的水伞,本官让马贵明天就给你再添五个,”

    正说话间,就看见刀子去而复返,后面跟着刘小候的手下小毛,看样子脸色相当难看。

    萧夜的脑子相当好使,自己手下的亲卫、家卫,就连阿蛮那些鞑子骑兵,他也能基本上叫出名字来,小毛他自然认得。

    “百户大人,马道那里来了信使,”远远地,刀子就叫了出来,但一看百户不善的神色,赶忙收口,把小毛推了出来。

    “执哨官刘小候,派小毛过来了,”说完话,刀子留下愣神的小毛,自个撒腿就跑了。

    这小子,平时不是还算沉稳嘛,一转眼就毛糙成了这样,心里暗骂了一句,萧夜一摆手,“小毛,过来,走近了说话,”

    “哎,见过百户大人,”晃过神的小毛,赶忙紧紧肩上的枪带,上前单膝跪下,递上了那封书信,“报百户,黄家派老吴来了,让候哥挡在卡子那里,这是老吴带来的书信,”

    “起来说话,”萧夜拿过书信,没有急着打开,而是看看面前的小毛,“咋了,有人欺负你?”

    眼眶红红的小毛,被百户这么一问,顿时忍不住了,低着脑袋,眼泪哒哒地滚落下来,要不是有军纪在身,估计他一嗓子就哭号出来了。

    “百户大人,是,是富贵楼,富贵楼出事了,我表哥他们,他们,”抽噎不止的小毛,断断续续的话语,让萧夜顿时大吃一惊;难怪,难怪堡德斯这么就都没有和自己联系。

    撕开信封掏出信筏,是黄昌祖的来信,萧夜一目十行看过,没瞧见里面有富贵楼的消息,反而信里用了绝大部分篇幅,叙述了监军张大人的意思;波斯人货物不得贩往他地,必须经过老羊口,否则会派出大军镇压等云云。

    烦躁地把信纸捏成一团,随意地丢在地上,萧夜一把拉住小毛,“哭,哭个屁,死人能哭活了?走,去见见老吴,”

    带着两个亲卫,还有慌忙跟上的小毛,萧夜急匆匆向堡门走去。

    王大力听见萧夜的低斥声,虽然不清楚原因,也知道肯定是有麻烦来了,心里暗叹一声,扭脸就看见一帮子匠人,也在竖着耳朵偷听,直接气急,“赶紧地干活,还想不想今晚洗澡了?”

    修筑扩大石堡、新建军舍房屋,磨坊里出产灰泥、搭建铁匠铺,哪一件都是紧要的事务,他现在已经忙得脚不挨地了,抽时间来搞这个冲澡的地方,可是得抓紧了。

    要不是工地上有李信安他们分头盯着,恐怕他一点修澡房的空闲也没有。

    但是这外表刷了一层黑漆的铁箱子,装上水让太阳嗮一天,就能出热水?王大力不相信,今晚他一定要亲眼看看,省的白瞎了这些箱子。

    远处本来在看热闹的辛濡林,坐在新打制的轮椅上,看见萧夜匆匆离开了,遂摇摇一抬下巴,身后的家卫赶忙跑过去,把地上的信筏和信封,捡拾了过来。

    展开皱巴巴的信筏,辛濡林扫看一遍,谨慎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就急了,真真是钱能使鬼跳河,何况那些商家官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