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调任-《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


    第(3/3)页

    不为别的,只因为李岱调任了。

    这天景孝帝又收到了来自哈克的八百里加急鸡毛信,信上写道,“淮河汛期已至,河水上涨迅猛,当地的州长担心若是淮河泛滥,又会造成第二个淮南之灾,便想着防患于未然,特向景孝帝禀报。”

    景孝帝也犯了愁,原因无他,只因为淮河地界,离京城十分远,原先同景孝帝一同打江山的老一辈们年纪都大了。若是派去治水,恐怕还没有到达哈克,就先要了半条老命。

    早朝上因为这事儿商议了三五天,也没有得出个什么结论来。

    无论是哪一方举荐的人,都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最重要的是得不到景孝帝的认可。

    无论他们举荐的是谁,景孝帝都觉得是自己儿子的人。

    直到这一天早上上早朝,宋子洲给孙右相使了个眼色,孙右相上前向景孝帝见了礼。

    只听孙右相说道,“上一次李大人治水有功,可见是个能力不凡的,于治水上也有不低的造诣,且李大人正值壮年,身强力壮,即使哈克路远应该也没有什么大碍,因此臣举荐通政司参议李岱李大人。”

    李岱正在队伍的后边垂着头,打着盹儿,正好听见自己的名字,先是一愣,然后站直了身子。

    景孝帝一听,眼睛一亮,是啊!还有比李岱更合适的人吗?平日里也不见他与几位皇子之间有什么牵扯,而且他的弟弟前些日子还救过老四?可见这一家子也着实是个正直的。

    这么一想,景孝帝沉声问道,“诸位大人可有异议?”

    李岱作为一个五品小官,在这朝堂之上,本就没有什么分量,他自然也不敢反对。

    其他人一听皇上这么说,就知道皇上心里已经中意李岱了,这些个人精哪里会有什么反对之言?

    纷纷拱手鞠躬,赞扬道,“皇上圣明!”

    景孝帝见这些个人这么有眼色,心里也满意极了,“那就任李大人为工部都水司郎中,即日起前往淮河地区治水!”

    众人在心中衡量了一番,都知道李岱吃了暗亏,说起来是平调,从通政司参议调为工部都水司郎中。但是,这个工部都水司郎中怎么能和通政司参议相比呢!这就等于说是将他从政治核心调了出去,损失可大了!(未完待续。)


    第(3/3)页